戴雨潇:作为勒索式维权祖师爷,视觉中国都是跟它学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戴雨潇】
日前视觉中国的“碰瓷式维权”引起舆论关注。摄影师戴建峰因为公众号使用了自己拍摄的照片,遭到视觉中国指控173张照片侵权,索赔8万多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觉中国方面回应称:“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am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盖蒂图像(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
但戴建峰本人则表示已经与Stocktrek方面核实,视觉中国并未得到授权,Getty Images也无权转授版权。
这不是视觉中国第一次因为版权问题引发争议,三年前这家公司曾将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的、放在公有领域供人免费使用的黑洞照片据为己有挂在网上售卖,还因妄称拥有中国国旗和国徽图片的版权遭到共青团点名批评。
视觉中国的种种版权侵占、垄断行为和极具侵略性的“索赔”模式其实并非独创,其中大部分都是跟他们的合作伙伴盖蒂图像学来的。
一、影像授权公司的起源
盖蒂图像和视觉中国一样属于“影像授权公司”。这种公司拥有很多图片视频等资源的版权,依靠贩卖这些版权盈利。
为了理解这类公司的影像霸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他们是如何出现的。
假设我要写一篇关于女权主义的文章,希望在其中加上一张女权主义者的图片。但我自己手上没有照片,于是我就去上网找。图片搜索引擎很快提供了无数张相关图片。
问题在于我不知道使用这些图片是否合法,我甚至无法确定图片里的人是否真的是女权主义者。如果一群不认同女权主义的普通女孩子聚在一起聊天,被人拍到发上网并谎称是女权集会,我下载了她们的照片放到我的文章里,她们看到文章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张冠李戴用于代表女权主义者感到被冒犯,我可能就要因此承担责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找人购买图片。如果我认识一个拍摄过女权集会的专业摄影师,当然可以直接找他买。但是大部分人并不认识什么专业摄影师,大部分摄影师也没有时间整天到处去兜售自己的照片。为了满足图片使用者和图片创造者双方的需求,影像授权公司应运而生。
摄影师可以把他们拍摄的照片提供给影像授权公司,由后者对这些照片进行整理然后罗列出来售卖。需要使用照片的用户知道影像授权公司手里有很多照片,可以直接去找他们购买照片使用。影像授权公司从用户支付的金额中抽取中间商的费用,然后用剩下的钱支付给摄影师。
从照片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找正规的影像授权公司有以下几个好处:图片的质量和分辨率通常较高、图片的拍摄通常得到了被拍摄对象的许可、可以放心使用图片免于担心复杂的法律纠纷。此外用户还可以购买图片的独家使用权(假如我的公司图标需要使用一个建筑物,但是我不希望这个建筑物的图片被其他人再次使用,我就可以多花点钱给影像授权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或永久买断这张图片的版权)。
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说,把照片卖给正规影像授权公司的主要好处,就是不用自己去四处寻找买家了。此外还可以省下维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让影像授权公司去代替自己找那些偷窃或滥用自己照片的人追责。
二、盖蒂图像的崛起
正是由于敏锐捕捉到了市场对于影像授权行业的需求,1995年爱尔兰商人马克·盖蒂和商业伙伴乔纳森·克莱因在伦敦共同创立了盖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马克·盖蒂出身显贵,来自美国著名的盖蒂家族(Getty Family)。他的爷爷保罗·盖蒂在20世纪初靠石油生意发家。盖蒂家自称是宾州葛底斯堡市(Gettysburg,又译盖蒂斯堡)的创立者塞缪尔·盖蒂斯的远方亲戚,现在不少盖蒂家族的成员回到了祖籍地英国和爱尔兰居住。
盖蒂图像的创始人马克·盖蒂(图:Financial Times)
1997年,盖蒂认识到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影像行业,于是决定和美国西雅图的数字图像出版商PhotoDisc合并,共同组成了盖蒂图像。两年后,盖蒂图像将总部迁移到了数字图像技术蓬勃发展的西雅图。
接下来的几年里,盖蒂图像疯狂收购各种图片档案库、图库管理公司和市场上的竞争者,同时开始发展“编辑”业务,向媒体定向提供新闻、体育和娱乐影像,使得影像材料可以更便宜、更快捷地从拍摄者传递到使用者。
到了2006年,盖蒂图像已经成长为拥有2000名员工、在伦敦和纽约设有大型办事处、利润超过1.3亿美元的行业巨头。
盖蒂图像网站主页(图片:Getty Images)
但与此同时,影像授权市场正在逐渐达到饱和,很多中小型的影像授权公司以低廉的价格开始蚕食盖蒂图像的市场份额,盖蒂图像的利润增长和商业扩张也陷入了瓶颈。
Getty Images的净收入利润率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16.6%
2008年,盖蒂和克莱因以24亿美元的价格,将盖蒂图像卖给了私募公司赫尔曼和弗里德曼。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公司为了解决内部的种种财务问题,开始越来越不择手段地攫取商业利益,围绕盖蒂图像出现了各种争议和丑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