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乡愁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对竹情有独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四川农村,无论是大塆还是单家独院,房侧屋后都会栽竹,或赤竹、或楠竹、或斑竹、或凤尾竹……竹是乡村不可或缺的风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竹,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记忆。
“岁寒三友”松竹梅,竹是坚韧不拔的代表;“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竹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清代书画家郑燮的题画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小时候,每逢过年,父母总会带着我们去住房侧边竹林许愿,让我捧着一根参天大竹,望着青翠竹林:“竹子爹、竹子娘,我要长得像你那样长。”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许愿,父母笑而不语,目光中充满着期待与祝福。长大后我成了一名二级高级检察官,我懂了,父母希望孩子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具有竹子的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时光如梭,岁月易逝。我常想着故乡那片竹林,想起那些伴我快乐童年的竹子。
竹子,儿时的玩伴;竹林,心中的乐园。夏天,同小伙伴去竹林,寻找秘密。用细竹筒吸满水,小伙伴们一起对打水枪,既要冲锋,又要躲避对手打出的水。打完一竹管,又跑去吸水,准备打下一管水枪。满脸不知是水还是汗,全身上下全湿,抹去脸上的水,又投入战斗。
甩“呜”比赛也是我们的一项竞技活动。砍来一米左右长的小斑竹,剔去枝丫,作为甩“呜”的杆;把湿泥巴捏搓成小泥丸,固定在小竹竿尖上,一手紧紧握住斑竹大的一端,从后向前用力一甩,只听“呜”的一声,泥丸从竹竿尖脱落飞向前方。谁抛得远,谁就获胜。在竹林里,我们玩的方式很多,爬竹竿、取鸟蛋、荡秋千、捉迷藏,很惬意很尽情,其乐融融。
竹子,我童年爱劳动的启蒙,我好奇追梦的原创力。把小斑竹捆绑在一起做成扫帚,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从小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扫完地,几个小伙伴把竹扫帚夹在腋下,当冲锋枪玩打仗,饶有兴趣。
制土炮,感觉是童年最有成就感的往事。那是我对知识的渴求和好奇而尝试的实践,兑制火药是关键环节。先备好燃烧后的木炭,碾碎成灰,备一些硫磺,从房基石上刨下发白的硝酸盐,按比例混合,火药就制成了。检验能否燃烧,就取出一点兑制好的火药放在一张草纸上,擦燃火柴,小心接近火药,看其能不能燃烧。有一次,一根火柴快燃尽了火药都没点燃,我就把火柴星火放在火药上趴下去吹,只听“呼”的一声,火药燃烧喷起的火苗,把我眉毛都燎得差不多了。
火药制好后,在草纸上放一些火药粉,将其卷好再搓成导火线。接下来就用钢锯片锯下一节小竹筒,一头锯掉竹节,一头保留竹节,在竹节中间用尖刀打一个小孔,土炮筒就算完成了。然后就是组装:首先把导火线放一小半进入竹孔,其次向空的竹筒里灌半管火药,轻轻夯紧后放入一些小瓦粒子,最后将干泥巴粉灌进竹筒轻筑成很薄的防护层,土炮就制好了。选一个空旷的地方把土炮固定好,用火点燃导火线,一会儿就听见“呯”的一声,瓦粒子就像子弹一样,打出好几米远。那时,我们总是不亦乐乎地玩耍着,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竹子,故乡的美食,童年的原味。竹笋无论炒、炖还是煮,都有一番风味。每当春天,破土而出的竹笋,亭亭玉立,丰姿绰约,宛若初出浴的少女楚楚动人,妩媚而不妖娆,多情而有流韵。这时,也是我们采摘鲜竹笋的时候,母亲用竹笋做出的美食,让我们回味无穷。竹笋壳,是做布鞋制鞋底的材料,将竹笋壳洗干净,晒干压平制作布鞋底面,布鞋坚固耐穿。
竹子用途很多。在故乡,竹子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材料。夏天,父亲会砍下一些竹子,编制成家具和用具。长的用来编织椅子、桌子、箩筐等家具,短的用来制作筷子、筲箕等用具。
过年,父亲用竹子编成小风车,我们在微风中快乐转动;用竹子制作小风筝,我们在宽地上尽情奔跑,享受飞翔的自由。玩具虽然简单,但满含家的温暖、父亲的关爱。
如今,离开故乡几十年,我从基层院检察干警成长为一名市级院的检察官。每当想念故乡时,就仰望天空,想象那片“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青翠竹林;想象快乐的童年,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感受那份纯真与美好,感受那份喜乐与惬意。
故乡的竹子啊,你是我永远的精神象征。不仅代表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更代表了故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故乡的竹子啊,你是我永远的乐园。你伴随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感受了家的温暖和关爱。让我明白,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和家乡,做一名有风骨的检察官。
故乡的竹子啊,你是我永远的乡愁。你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你让我明白,你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